在我国核工业创建60周年之际,新葡萄8883国际官网应用物理与技术研究中心20名博士研究生组成实践团队,于2015年7月5日赴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绵阳九院),展开了为期一周的实践学习。通过了解九院历史足迹和伟大先驱革命事业、参观最先进机密和宏伟壮观的装置设备、开展学术交流报告和论坛等一系列实践活动,博士团的同学个个深受其感,真切体会到中物院人不辱使命坚守国家利益的决心,也萌生了投身中物院攀登科研道路的激昂壮志。
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党中央领导集体做出发展中国核武器事业的战略决策;1958年1月,中央决定成立第三机械工业部九局,即中物院的前身。发展到今天,中国的核工业历经了六十载春秋,中物院也几经迁址和更名,从自然条件恶劣的戈壁滩到名不见经传的山沟,科学家们竭尽一生扎根奉献,1985年正式对外使用“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的名称(简称“中物院”和“九院”),并逐渐搬迁集中到绵阳进行整体布局。现如今,中物院已在绵阳涪江之畔建设起一座占地面积广袤,建筑规模宏大、生态文明与美丽繁荣兼备的现代化科学城。
新葡萄8883国际官网应用物理与技术研究中心是新葡萄8883国际官网与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联合建设的一个研究机构,成立于2007年底,由中物院著名物理学家贺贤土">贺贤土院士担任主任,现为我国在高能量密度物理领域的主要研究基地之一。七年来中心已向中物院输送出站博士后和毕业博士研究生二十余人,实现了双方在人才队伍建设和科学研究探索方面的共建目标,更好地支撑起了国家的重大需求。
九院没有自己的利益,九院的利益就是国家的利益
初到第一天,中物院人事教育部李起顺老师就陪同大家来到自1998年起开放的我国第一个核科技、核武器专题馆——科学技术馆,这个著名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不仅是核能、核武器、激光等知识的学习基地,也是承载“两弹”精神的光辉革命史诗记载地,原来只在历史课本上看到的画面以黑白录像和泛黄的实物照片呈现在眼前,讲述着两弹成功爆炸试验的国之盛事和为之奋斗的年轻生命。
这项事业是坎坷曲折的,亦是辉煌闪耀的——人事教育部规划教育处李秋灵老师在为同学们召开的欢迎会上总结道。李老师介绍了现今中物院所拥有的超高科研平台和与国际顶尖抗衡的人才力量,并幽默地说这种规模“只有国家才玩得起”。中物院“高大上”的形象让同学们心驰神往,紧接着李老师强调的话更根植在了同学们的心中:中物院没有自己的利益,只有国家的利益。一批又一批为了捍卫祖国尊严、打破大国核垄断而无私地将年轻生命紧系于中物院的老一辈科学家便是这句话的见证,辉煌的成果都是一步一步艰难困苦中掘出来的,如今科学城的欣欣向荣诠释着中物院恒久不变的追求——以国家的利益为一切的根本,艰苦奋斗,无私奉献!
“中物院就是为国家安全战略而生。”赵宪庚院长如此解释中物院的价值。在和平发展为基调的今天,核武器依然是维护国家安全的核心力量,是可持续发展和平环境的保障。正如习总书记上一次到访中物院时发出的感慨:“九院举足轻重,我定全力支持。”国家的利益在哪里,九院的作用就发挥到哪里,对于亟待找到工作岗位投身科研事业的北大学子来说,中物院肩负的国家使命无疑让同学们肃然起敬,心之所向!
与高人在一起非同凡响,与智者在一起登上巅峰
回顾历史,中物院今天的辉煌是无数前辈为了国之兴旺用生命奉献得来的。在科技馆二楼展厅的显著位置,坐落着四位著名科学家的半身雕像——邓稼先、王淦昌、吴际霖、郭永怀。他们心系祖国,甚至在第一线为我国刚起步的核事业不惜牺牲健康乃至生命的事迹感动了在场的同学。大家也许早已听过邓稼先求学报国,因为核试验不幸致癌英年早逝的故事;听过郭永怀与警卫员在失事飞机上用烧焦却紧抱一起的身体完好保护了珍贵的核试验数据,成为科学家里唯一的烈士;也了解到王淦昌节衣缩食隐姓埋名,一辈子以身许国的事迹。可是当看到展厅陈列着的破旧棉大衣、摔扁的大锅、以及照片上恶劣的环境和一张张喜悦的笑脸,同学们更切身体会到了无私奉献的意义所在。
1999年9月18日,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隆重表彰为中国“两弹一星”事业做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专家,并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其中有九位获得者都在中物院担任过领导工作,分别是于敏、王淦昌、邓稼先、朱光亚、陈能宽、周光召、郭永怀、程开甲和彭桓武。如今的中物院拥有在职职工包括各类专业技能人员2万余人,其中中科院和工程院院士共23人。在中物院为期不长的实践中,同学们也结识了很多师长,了解到他们多是来自北方,为了这一事业举家迁居到绵阳,与这群来自五湖四海志同道合的“革命者”为了国家的利益、民族的荣誉,也为了个人的追求而潜心工作。
在李起顺老师和各所领导的悉心安排下,同学们简短的行程十分充实,除了精彩的讲座,还有相互交流的科研论坛环节。在几天的交流过程中,九院的老师向博士团的同学作了详细的工作介绍,同学们也向师长们认真地汇报了博士期间各自的重点工作,热烈的现场交流帮助同学们解决了许多现阶段遇到的研究难题,提供了很多理论问题的实验数据。
为了帮助同学们更贴近绵阳科学城的生活,九院还专门组织了一场北大校友见面会,已在中物院工作的师兄师姐热忱地与大家分享了来到中物院的生活起居史和工作奋斗史。总而言之,相较过去今天的绵阳九院生活条件日趋完善,虽然谈不上富裕,但四通八达的交通运输、五花八门的特色小吃、绿色怡人的地理环境和高收入低支出的生活水平,已经让这里的两万余名九院人对国家特殊的关心和支持倍感欣慰知足。过去“蜀道难于上青天”的苦日子前辈们已经替国家扛过来了,今天这个拥有雄厚科技实力的小城正以独特的魅力和需求吸引着年轻有为的人才。
李秋灵老师向同学们说过一句话:“与高人在一起非同凡响,与智者在一起登上巅峰。”中物院从一开始就是高人开创,智者汇聚。虽然时代不同,但中物院的核心使命从未改变——铸国防基石,做民族脊梁。这份薪火相传的使命,需要靠年轻一代来继任!
铸国防基石,做民族脊梁
在科学城广场中心,有一座格外引人瞩目的“擎天一柱”:原子核裂变的不锈钢雕塑,脚下鲜花簇拥,裂变雕像也如花朵一样绽放在绵阳的蓝天白云下,这是我们国家对和平的愿景。中物院拥有12个研究所,2个新型科研中心,7个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100余个科研室和30多个生产车间及3万多台(套)各类先进设备仪器,形成专业门类齐全和先进技术保障相配套的科研生产基地。原子弹、氢弹、中子弹到武器小型化这一系列核武器科技事业的发展道路是我们国家自力更生自主创新的伟大成果,也完全是中物院秉承“铸国防基石,做民族脊梁”这十个大字的奋斗结果。
在五天时间里,最让同学们念念不忘津津乐道的还属那几个象征着国家雄厚科研实力的大型装置。1964年,王淦昌院士提出激光聚变思想,1985年激光12号装置建成并在试运行中取得了十分有价值的目标成果,次年张爱萍将军为此亲笔题词“神光”,神光-Ⅰ就此诞生;2001年8月,神光-Ⅱ建成,大功率激光打靶试验为ICF的研究做出了巨大贡献;2007年2月,神光-Ⅲ激光装置实验室工程举行了开工奠基仪式,这项巨型的激光系统标志着我国成为继美国之后世界上第二个具备独立研究、建设新一代高功率激光驱动器能力的国家。参观神光-Ⅲ和星光-Ⅲ让那些“觊觎”已久的同学们兴奋不已,在感慨国家实力民族威望的同时,同学们更深刻地学到了科研对于国家和平的意义。
1996年7月,我国向世界庄严宣布,中国暂停核试验。在近代长达一个世纪的时间里,中华民族饱受外国侵略者的摧残。新中国成立后,西方大国的核武器威慑又成为中国发展的阻力。在中国核武器研制跻身世界前列之际,中国作出并恪守“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首先使用核武器,全面禁止核武器实验爆炸”的承诺,体现的也正是中物院对中华民族肩负的核心使命——战争的利剑,和平的盾牌!
带着对中物院的向往,对前辈的崇敬,以及对科研工作的启发,应用物理与技术研究中心的同学们满载而归,整装待发,期盼着为国家的科研新巅峰而效力的那天,并为之不懈努力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