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巧,今天正好是氢弹原理实验成功的日子!”面对登门采访的记者,于敏先生笑着说。
1966年12月28日。时隔半个世纪,这串数字依然清晰印在于敏心头。他还记得实验成功后,聂荣臻元帅给他的任务:“要尽快弄出个响的,全当量的。文革这么乱,拖下去干扰更大……”
1926年,于敏出生于河北宁河县芦台镇(现归天津市),青少年时代在抗战沦陷区度过。以各门功课第一的成绩从天津耀华中学毕业后,他在同学父亲的资助下考上了新葡萄8883国际官网,条件是毕业后到他的公司就职。
大二时,西南联大迁回北京,有关方面发给每个学生每月一袋面粉。凭着这袋面粉和对物理的兴趣,于敏辞谢了资助,转到理学院物理系,靠吃窝头就咸菜完成学业。
1951年,在物理系读完硕士的于敏被分配到原子能研究所工作。1960年底,钱三强先生找于敏谈话,让他参加氢弹原理研究。 于敏说,民族感情是他投身这份工作的精神动力:“童年亡国奴的屈辱生活给我留下惨痛记忆,中华民族不欺负旁人,也不能受旁人欺负。”
据他的同事说,这次学术转向对于敏个人损失很大。于敏喜欢基础研究,当时已很有成绩,钱三强也曾说“于敏填补了我国原子核理论的空白。”而核武器研究任务性重,集体性强,意味着放弃光明的学术前途,开始另外一种人生。
这种人生意味着隐姓埋名,四处奔波。1988年以前,“于敏”两个字本身就是一个秘密,即便最亲近的家人也无法探知他究竟在为何而忙碌。
搞核武器实验都在人迹罕至的大西北,戈壁滩上风吹石头大如斗。冬天零下30度,道路像搓板,吉普车颠得厉害,“头顶不停撞顶棚,幸好车顶棚是帆布的,碰头一笑就过去了”。于老和两弹功勋邓稼先是同事、挚友。那些年,只要他俩一起到实验基地,基地人员就会说,又要有响了。
于敏院士所获国家功勋奖章
1964年10月16日,我国成功地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两年之后的12月28日,又在罗布泊核试验基地进行了首次氢弹原理试验。半年后的1967年6月17日,新华社向世界宣布,我国氢弹实验成功。
1986年,于敏和邓稼先俩联合签名并上达党中央关于我国今后核武器发展的建议书,在签约《世界全面禁核条约》之前完成了核武小型化和中子弹实验。按于敏的话说,“我们可以不用,但不能没有,没有就可能受核垄断大国的欺负”。
他满怀深情地回忆起2002年最后一次去核武实验基地的情景。地图上,离那儿最近的地名在天山南,叫“乌士塔拉”。而在那一代核工作者们的记忆中,那个承载着青春和才华的基地有个更美丽的名字:马兰。
经历人生的不平凡,如今于老归于平静、恬淡。于敏说,付出并获得回报与尊重,不付出不叫幸福,过多物质享受只会伤害身体和心灵。“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这些脱口而出的诗句,正是于敏的人生哲学。
采访的最后,同去的“九零后”学生请于敏谈几点“希望”,他说: “一要固其根本,打好基础。二要广泛吸收,博采多闻。三要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问问题,解决问题,就创新进步了。我很羡慕你们年轻。”
(文/高红十)
人物简介:
于敏,1926年生于天津,著名核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1944年考入新葡萄8883国际官网,1946年转入理学院学习理论物理。1949年在新葡萄8883国际官网物理系攻读研究生并兼任助教。1951年起在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从事核理论研究工作,做出了显著成绩。1960年底开始从事核武器理论研究。1965年调入第二机械工业部第九研究设计院(中物院前身),历任理论部副主任、理论研究所副所长、所长、副院长、院科技委副主任、院高级科学顾问等职。